博弈简史

  |  

摘要: 博弈发展史

【对数据分析、人工智能、金融科技、风控服务感兴趣的同学,欢迎关注我哈,阅读更多原创文章】
我的网站:潮汐朝夕的生活实验室
我的公众号:潮汐朝夕
我的知乎:潮汐朝夕
我的github:FennelDumplings
我的leetcode:FennelDumplings


参考书

  •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
  • 《纳什博弈论论文集》
  • 《博弈论经典》

早期思想与基本概念形成

时间 人物 事件
1713 詹姆斯·瓦德格拉夫 提出纸牌游戏 Le Her,并给出极小化极大混合策略解
1838 古诺 利用均衡概念分析寡头市场,产量决策的寡头竞争模型
1865 艾萨克·托德亨特 出版《概率数学理论的历史-从帕斯卡到拉普拉斯》
1881 埃奇沃斯 提出契约曲线
1883 伯特兰德 价格决策的寡头竞争模型
1913 策梅洛 证明了国际象棋的最优策略是严格确定的。策梅洛定理适用范围是具有完全信息的二人零和博弈。提出逆推归纳法
1921-1927 波莱尔 (Borel) 给出混合策略的现代形式,并找到了有 3 个或多个可能策略的二人博弈的最小最大解。提出纯策略混合策略的概念。
1928 冯诺依曼 二人零和博弈的一般理论,证明Minimax定理。定义了扩展型博弈
1930 泽尤森 出版《垄断题目与经济竞争》,提出讨价还价问题的解
1937 冯诺依曼 利用布劳威尔关于紧凸集连续映射的不动点定理,给出一般竞争均衡存在的拓扑证明

现代博弈论理论体系基本形成

时间 人物 事件
1944 冯诺依曼、摩根斯坦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除了零和博弈以外,在合作博弈、可转移效用、同盟形式等方面做了开创性研究。给出了博弈论研究的一般框架。
1949 图灵 《非合作博弈》,将博弈扩展的非零和博弈,对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进行区分。证明非合作博弈均衡纳什均衡的存在性,提出纳什方案的实施。
1950 塔克 (Tucker) 在美国 RAND 机构进行囚徒困境实验
1953 沙普利 提出概念,作为合作博弈一般解。定义聪明同盟博弈解的概念,即 Shap 值
1953 沙普利 开创随机博弈理论。
1954 伊萨克 (Isaac) 提出微分博弈,指在时间连续的系统内,多个参与者进行持续的博弈。
1955 奥曼 (Aumann) 引入强均衡概念
1959 舒比克 (Shubik) 出版《策略与市场结构:竞争、垄断与博弈论》标志博弈论在经济学应用的开始。
1959 无名氏定理(Folk Theorem)在重复博弈中,只要博弈人具有足够的耐心(贴现因子足够大),那么在满足博弈人个人理性约束的前提下,博弈人之间就总有多种可能达成合作均衡。存在无穷多对有限自动机策略,可以成为无限重复博弈的平衡点,并同时实现双方的合作。

博弈理论进一步完善

时间 人物 事件
1960 谢林 (Schelling) 引进谢林焦点
1965 泽尔腾 引入具有子博弈完备均衡概念的精炼纳什均衡
1967 海萨尼 发表《由贝叶斯对弈者进行的不完全信息博弈》,建立不完全信息博弈论,奠定信息经济学理论基础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