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赚钱的逻辑变了

  |  

摘要: 刘润 2023.03.05 的一篇文章,推荐阅读

【对数据分析、人工智能、金融科技、风控服务感兴趣的同学,欢迎关注我哈,阅读更多原创文章】
我的网站:潮汐朝夕的生活实验室
我的公众号:潮汐朝夕
我的知乎:潮汐朝夕
我的github:FennelDumplings
我的leetcode:FennelDumplings

1
2
作者:刘润
原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sBTUcmgPAjjnr1dUi8pNA

以下是原文


前段时间,有个人给我发了套PPT,说他想创业,要做一件大事。

但做大事吧,需要钱。

这个项目,他自己估值6个亿,想融资10%,拿6000万。

问我有什么建议。

他说得义正词严,我惊讶得目瞪口呆。

能有什么建议?

凭什么?

凭什么一个想法,就值6个亿呢?

凭什么别人要拿出6000万,帮你创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业呢?

因为只有融资,才能做大,最后才能上市啊。

经济好的时候,很多头脑发热的人都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干的。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思考过,这样是不是对的。

业不是这么创的。创业的赚钱逻辑,变了。

不是靠“吹”,更不能靠“骗”。

融资、做大、上市,都要重新理解。

不能在天上飘太久了,都忘了地面长什么样了。

以后,我们要更务实去赚钱了。


融资,是为了做事,还是为了时髦

在我的印象里,08年之前,还没有太多的风险投资。

08年之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无数人开始创业。

那个时候,拿着一个想法,一套PPT,靠着一腔热血,一张嘴皮,随随便便就能拿到百万千万的融资。

钱拿少了,更是有种抬不起头的感觉。

奇怪得很。

这真是风口来了,猪都能飞上天。

但是,如果你真的去问这些飞上天的人,为什么拿那么多钱,拿了这些钱准备干什么,又没几个能真正答得上来。

说白了,有相当一部分人,融资不是为了做事,只是为了赶时髦。

而且,并不是每一个行业,都需要融资的。

最需要融资的,一般是互联网行业。融资的目的,是拿钱换速度。

互联网背后的竞争逻辑,是网络效应。网络效应,会带来赢家通吃。

在这个行业,基本的打法,就是烧钱。

烧出用户,烧出规模,烧出口碑。

最快烧过临界点的人,就算赢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公司拼命加班。烧钱的速度不够,那就“烧人”,大家一起996。007。

少睡一点,像人肉电池一样拼命干。

但是,假如你开的是一家餐厅,开的是一家零售店,开的是一家工厂,也许就不用融资,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慢慢发展。

往往以劳动和服务为核心的行业,是不太需要融资的。

而且,融资不一定是好事。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拿了别人的钱,要付出代价的。

最大的代价,就是丢失公司一定的控制权。公司不是你的了。

拿了钱,投资人就会对你有要求。

你跑的速度足够快,远远超过大家的预期,那就会非常舒服。

但是,只要速度慢了一点,可能马上换另一副嘴脸,开始指手画脚,逼你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我看过不少创业者,从淡定,到慌张,到扭曲。

淡定,是一开始拿了钱,从来没这么有钱过。这辈子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很有信心。

可当钱花得差不多了,就开始慌了。

如果在明确的时间点,拿不到下一轮融资,就要断粮了。

所以,为了完成那个数字,也会拼命努力,甚至行为都开始扭曲。

产品价值?不重要了。

用户体验?滚一边去。

他们的眼里,只剩下钱。

其实看到这样的公司,这样的创业者,我都会觉得可惜,也会心疼。

但没办法。你自己把孩子卖掉了。

所以,我也经常说,是不是真的要拿融资?是不是真的有必要拿融资?

拿了融资,公司可能就再也不是你的了。

不要因为钱,最后把初心丢了。

创业很累,何必再当别人的傀儡。


做大,是为了成长,还是为了虚荣

这些年下来,我也接触了大大小小不同的公司。

和他们开战略会的时候,大家都有一个基本逻辑:做大。

今年增长50%!明年增长100%!后年就要增长300%!

每次喊出来的口号,都有些“赶英超美”的意思。

其实,想要做大的心情,可以理解。

毕竟增长治愈一切。

只要公司还在变大,那些团队的问题,协作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倒更像是成长的烦恼。

只要还在增长,就可以“粉饰太平”。

增长,也确实有真切的好处。上游的议价能力更强,品牌的价值更突出,这些都是好处。

但是,做大也是有代价的。

做大的代价,是管理的成本极高,把自己搞成大公司病,搞成办公室政治,最后把自己搞死了。

10个人创业,理论上不用专职的财务,找个外包的财务公司帮忙就行。公司也不用前台,有个共享空间,也就够了。

团队的10个人,每个人都想着怎么把事儿干好。

很轻。很快。很灵活。也很有战斗力。

但是,公司到了100个人,就需要层级了。你没办法直接管100个人,你需要提拔10个领导,让他们去管下面的人。

也就是说,有10%的人,都在管理,没有直接产出。

10%的人,是不直接干活的。

再大一点,公司到了10000个人,那可能30%-40%的人都在做管理。

30%-40%的人,不干活。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做沟通,定规则,划边界。

你也会发现,很多公司在进行变革时,第一件事往往也是精简组织。

砍掉30%的人之后,也还是可以运转的。

这就是做大的问题。组织越大,效率天然就越低。

然后,当管理成本的增长,超过公司收入增长的时候,灾难就要发生了。

大家开始抢夺资源,开始阳奉阴违,开始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始互相捅刀子。

开会成了表演,汇报成了艺术。

PPT变多。每天Review的人变多。说自己很忙的人变多。

这就是“大公司病”,也是“官僚主义”。

位置比逻辑重要,争斗比协作重要。

很多企业,就是这么死的。

我们做一个“小而美”的企业,不好吗?

在一个市场里,找到自己的生态位,用合适的节奏发展,控制企业的规模,也可以过得很舒服。

钱,也可以赚得很多。

不要被社会的评价体系影响。把公司大不大,变成了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志。

1亿的看不起1000万的。10亿的看不起1亿的。100亿看不起10亿的。

比较让人永不满足。

优秀的创业者,还是要有点“反人性的能力”,知足常乐。已经拥有的,大于想要的,就能幸福。


上市,是为了圈钱,还是为了目标

很多人创业的终点,就是上市。

上市,意味着名利双收。

名,我是上市公司老总了,大小是个人物。厉害吧。

利,我的股票可以公开交易了,可以有钱了,终于自由了。太好了。

但是,上市根本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是我一定有个更大的目标要解决,需要用到更多的钱,所以上市融资。

是为了做事,而不是为了圈钱。

其实,很多公司准备上市的时候,都要写方案,我准备融多少钱,为了干什么。

但真写的时候,很多都是乱写的。

需要我写,我就写。

为了要30亿,就随便写个理由。

要干什么吧,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要钱。等有钱了,再想着怎么花。

再说。

但再说,也就不说了。

最后,也就是买个豪车,租个更大更漂亮的办公室,随便招几个人,去更高档的会所,见其他更有钱的人。

然后,上市公司该披露的信息,也会披露。该董事会和独立董事投票决策的,也会决策。

很多不认识他们的人,会买他们的股票,会真的投钱。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真的为自己的投资人全心全意负责。

这样的情况,我想你是能看懂的。也许,你还会想起某些人,某些公司,就是这么做的。

很多人觉得上市很好,很风光,干脆就动了歪心思,路走着走着就偏了。不要这样。

上市,是要融更多的钱,去解决更大的问题,实现更大的目标。

而不是圈更多的钱,去假装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满足自己的欲望。

这不是蠢,就是坏。


最后的话

创业赚钱的逻辑,变了。

天上飞的猪,要落地了。

不是靠吹,不是靠骗。

一切商业的起点,都是消费者获益。

企业和公司存在的价值,都是为了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顺便赚到了钱。

钱,都是“顺便”赚到了。冲着钱去的,往往也很难真正赚到大钱。

否则,名不正,言不顺。

融资,做大,上市,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目的,只有一个,把事情做好。

以后,要更加认真做事。

以后,要从天上,回到地面。

以后,我们要更加靠务实去赚钱了。


Share